伴随着贸易摩擦升级,人民币也迎来了新一轮升值压力。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之路如何平稳进行?昨日(3月17日),记者专访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宏观组原局长景学成。
人民币汇改面临复杂环境
NBD:目前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哪些方面的压力?
景学成:目前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着复杂的环境。首先,就外界环境而言,汇率升值与否已经从单纯的经济问题演变成了政治压力。现在美国失业率在10%左右居高不下,奥巴马政府迫切需要解决失业问题,另外,奥巴马也面临着换届选举,因此,美国把国内政治压力抛给了我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上我国出口顺差一直是美国认为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的一个重要理由。
另一方面,我国在舆论导向上不够谨慎,过高估计生产产值,如此一来,就容易被国外抓到可以制造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借口。
提高汇率可以促进我国进口,因此美国认为,正是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了全球经济流动不平衡。可以说,从奥巴马上任积累的政治压力,已经酿成了目前美国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的舆论土壤。过去汇率问题是短期策略,现在已变成国家战略决策。
汇改需要提高透明度
NBD:在人民币汇改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调整?
景学成: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此前的讲话中就提出,特殊时期要采取特殊政策,退出要谨慎。现在人民币汇率依然盯住美元,这是不成熟的,汇率制度迫切需要改革。然而从2009年全年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了6.1%,这是不容易被公众看到的。
另外我认为,在人民币汇改问题上,需要提高透明度。从2005年7月份汇改开始,一揽子货币制度对外界来说颇为很神秘。如果在某些方面做到透明化,既可以满足公众了解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有力回击美国认为的“汇率操纵国”问题。
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步骤和方案需要反复讨论。目前的状况是,改革好像在做,但步骤不清晰,而且速度太慢。影响改革进程的还有一方因素,我认为是各部门认识不一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做一个统一、协调的方案,不要因部委之间的分歧,而耽误了改革的路程。
推进改革可以先试点
NBD:市场上也有对汇率改革风险的担心,您认为如何防范?
景学成:风险肯定是有,现在关键是开始改革的行动,可以试想风险而防范,但不要放大风险。
首先是市场性风险,其次是政策风险,如果政策不配套市场运作就会发生扭曲,比如热钱大量涌入等等,但在防风险的前提下还是要稳步推进改革。
我建议可以在发达地区先试点,让市场化试点倒逼这些风险,有些问题在操作时可以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既要做到指导思想上鲜明,也要明确具体操作步骤,把路线比较清晰地制定出来。另外,政府方面迫切需要提高执政能力,各部门需要用技术和政策应对各种情况。
目前,我国的汇率机制改革还没有进入高级化阶段,监管部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举措已经很具体,另外银行自身也需要通过管理层的讨论确定防范方案。
人民币汇率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有一些难以衡量的措施,可以广泛征求学者意见,发挥社会力量,集思广益。
把汇率当成战略资源
NBD:就目前各方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压力,中国方面应如何应对?
景学成:应对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我认为应该站在国家的高度来看,需要综合应对。国家可以把汇率作为一个战略资源,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做出让步,但美国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给予我们相应的益处,比如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我国完全可以从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国际社会中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比如可以建议美国国债债权转股权,让中国持有更多的美国公司股权,或者让中国企业在美国建立更多工业园区,节能减排技术和资金上给予中国一定的支持等等。
汇率只是一方面,但中国经济发展这盘棋应该下活。策略上 “以退为进”,处理好中美关系和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人民币汇率的博弈,在此过程中,要进行更高的外交利益评估,不要太小看汇率问题,这是综合战略角度进行利率互换。
从整个改革的角度来看,中国也不要因美国的压力盲目调整汇率,需要经过具体调研和测算,最终才能决定汇率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