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5年在高新区基础上成立无锡新区。现辖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无锡空港产业园、吴越文化功能区、商务商贸功能区、国际生活社区等六大功能区,以及两个镇、四个街道,行政管理区域22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30万人,外来暂住人口约30万人。
近几年来,无锡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建设为总纲,突出创新、和谐两大主题,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向又好又快全面转型提升,全区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综合实力跻身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先进行列。2007年,无锡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财政总收入11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8亿元,进出口总额295亿美元,综合经济实力与全国经济百强县前十强相当。无锡新区以占全市6%的人口、土地,创造了占全市15%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的服务外包产值、45%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0%的到位外资、60%的进出口总额、90%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万元GDP综合能耗0.46吨标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COD和二氧化硫排放不到全市的1%,对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起到了强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发展高端产业
坚持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互动并举,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转变,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努力形成“五年六个1000亿元的产业格局,即IC产业1000亿元,光伏产业1000亿元,光机电产业1000亿元,服务外包产业1000亿元,物流商贸产业1000亿元,其他高新产业1000亿元。(1)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无锡新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液晶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汽车电子及部件产业基地,是长三角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截至目前,累计批准注册外资130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0亿美元,引进外资项目1500多个,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60多家投资了80多个项目。作为中国内地有重要影响的日资高地,无锡新区集聚了索尼、松下电器、东芝、夏普、日立、尼康、普利司通、住友、三井物产、丰田、村田、希门凯、阿尔卑斯等众多日资企业韩资板块、欧美组团也颇具规模。近年来,成功实施产业聚焦战略,以海力士-意法半导体、尚德太阳能等重点骨干企业为支撑,硅科技产业异军突起,IC产业跻身全国前三强,光伏产业跃居全国第一。(2)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以瑞穗、东三菱为代表的国际金融,以日本人学校、韩国人学校为代表的国际教育,以新天地东亚风情街、欧陆风情街为代表的国际社区,以及以希际、好莱坞数码影视、NEC、清华紫光等为代表的软件、文化创意及服务外包产业,标志着无锡新区国际化高端服务业集群正在迅速形成。现已建成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是无锡太湖保护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的核心区。2007年,软件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增强创新能力
坚持经济国际化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走以应用研发为主导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一是建载体。按照1+的模式,高起点建设22平方公里太湖国际科技园(A-Park),高水平打造创新创意产业园(I-Park)、大学科技园等十多个科技创新社区。二是创品牌。现已建成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火炬计划现代科技企业加速器、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一批国家级功能品牌。三是聚要素。积极实施;海归领军型人才创业计划,广泛开展与东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战略合作,引进包括博世、GE等世界500强在内的35家跨国公司独立研发中心和30多家民营高科技企业研发中心。四是扩创投。实施鼓励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天使计划;,建立集财政科技经费、政府主导的种子基金、政府引导的创投基金、市场主导的风险投资直至资本市场融资于一体的资金支撑体系。五是促上市。继尚德太阳能成功登陆纽交所后,美新半导体、西姆莱斯又先后在纳斯达克、纽交所成功上市,证券市场无锡高新区创业板基本形成。目前,正在努力争创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园区,力争年内获批。